历史上舍生取义的人物
文天祥
两宋的外患,可谓一波未平,一波又起,而且敌人一个比一个强大。辽仅对宋的北方边防形成威胁。金灭了北宋,一度挥军南下,但宋室尚能保存半壁江山。到了「打遍天下无敌手」的元朝蒙古铁骑南侵时,宋终于逃不了灭亡的命运。不过,南宋末年,宋臣并非全都束手待毙,他们为了保家卫国,或慷慨战死,或从容就义,其事迹可歌可泣。
舍生取义的英雄人物
1、谭嗣同:以血醒民的变法先锋
1898年戊戌变法失败后,谭嗣同本可逃亡,却选择留下:“各国变法无不流血,请自嗣同始!”他拒绝逃亡,在狱中写下“我自横刀向天笑”,最终被斩首示众,他用生命唤醒国人,成为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旗帜。
2、董存瑞:用身体托起胜利的爆破手
1948年解放隆化战役中,19岁的董存瑞发现炸药包无处安放。他高举手雷大喊:“为了新中国,冲啊!”用身体充当支架炸毁碉堡,为战友开辟道路,他的雕像至今矗立在战场遗址,见证舍身精神。
3、李文亮:吹响疫情预警的“逆行者”
2020年新冠疫情初期,武汉医生李文亮率先发出警示却被训诫。感染病毒后他仍坚持:“恢复后还要上前线。”最终因公殉职,世卫组织称他“向世界拯救了更多生命”,他用生命践行医者誓言。
4、黄继光:堵枪眼的钢铁战士
1952年上甘岭战役中,21岁的黄继光所在部队被敌军碉堡火力压制。他拖着重伤身躯扑向机枪口,用胸膛堵住子弹,为战友争取冲锋时间,战衣上138个弹孔,诉说着最壮烈的牺牲。
相关问题解答
1、谁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舍生取义人物?
说到舍生取义,大家第一个想到的可能是文天祥,他是南宋末年的抗元英雄,面对元朝的威逼利诱,他宁死不屈,留下了“人生自古谁无死,留取丹心照汗青”的千古名句,文天祥用自己的生命诠释了什么是忠义和民族气节。
2、除了文天祥,还有哪些舍生取义的英雄?
当然有!比如明朝的于谦,他在土木堡之变后力挽狂澜,保卫北京城,最后却因政治斗争被冤杀,还有近代的谭嗣同,他是戊戌变法的重要人物,变法失败后,他拒绝逃亡,选择以死唤醒国人,留下了“我自横刀向天笑,去留肝胆两昆仑”的豪迈诗句。
3、舍生取义的精神在现代社会还有意义吗?
当然有意义!虽然现代社会和平稳定,但舍生取义的精神依然激励着我们,比如在抗击自然灾害、保护公共安全时,很多普通人也会挺身而出,甚至牺牲自己,这种精神不仅是对个人品格的考验,也是社会进步的重要动力。
4、舍生取义和盲目牺牲有什么区别?
舍生取义不是盲目的牺牲,而是为了更高尚的目标或信仰,比如国家、民族、正义等,而盲目牺牲可能是冲动或缺乏思考的行为,舍生取义的英雄往往是在深思熟虑后,选择用自己的生命去捍卫某种价值,这种选择是理性的、有意义的。
本文来自作者[凌筠]投稿,不代表康盛号立场,如若转载,请注明出处:https://cqtks.cn/wiki/202503-46.html
评论列表(3条)
我是康盛号的签约作者“凌筠”
本文概览:历史上舍生取义的人物文天祥两宋的外患,可谓一波未平,一波又起,而且敌人一个比一个强大。辽仅对宋的北方边防形成威胁。金灭了北宋,一度挥军南下,但宋室尚能保存半壁江山。到了「打遍天...
文章不错《历史上舍生取义的人物 舍生取义的英雄人物》内容很有帮助